让每个孩子都闪光

来源:央媒-人民日报

华灯初上,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范家村,村子一角的范家小学亮起温暖的光。

恰逢夜间看书时间,学生们在静静念书。温馨的教室、沙沙作响的翻页声,有家的感觉。校长张平原慢下步伐,走过一间一间教室,开展晚间巡视。

范家小学仅有不到100名学生,超出一半的学生寄宿。张平原带领老师们建设美丽乡村院校,让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。

用关怀回应学生情感需要

到达范家小学时,红白相间的三层小楼尽收眼底,一侧是校区,一侧是住宿区。走入四年级教室,记者眼前一亮:六边形课桌边,十几个学生分组围坐,教室后才有沙发、书橱,整洁、光亮。班主任杨秀丽正带领学生评比上周表现优异的同学。“李文强动手能力强”“小丽打扫卫生整洁”……学生们自己评、自己选,眼睛里映出光。

几年前,院校还不是如此富有活力。2014年7月,张平原继任范家小学校长后,对学生开展走访。得知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,也有的来自离婚、经济贫困家庭,内心有些不是滋味。

“对于这些小孩来说,最需要的是爱。那么,能不能把学校发展规划得像一个家庭,轻松、温暖、可信赖、可借助?”张平原决定在学校提倡尊重、关怀、贴心、信任的文化,协助学生创建归属感、归属感和信心。

张平原带领师生改造学校环境,一同布置教室,仍在寝室装上遮阳窗帘、夜灯等。与此同时,激励师生交流、提高感情。“孩子成长过程中,要有人能关心并积极回应它的情感需要,那样,就不会孤独、无奈。”张平原说。

在范家小学,每位教师都能说出几个学生成长的故事。杨秀丽的班里有一个叫小狄的小孩,行动能力较差,精力不集中,有时还会控制不住地在课堂上大声喊叫。因此,小狄爬楼梯时,同学们扶着他、一级级阶梯慢慢走;小狄情绪激动时,杨秀丽会第一时间上前抚慰;小狄有进步时,教师还为他派发一面小红旗做为激励,“小孩特别高兴!”

用特点吸取乡土教育营养

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慢慢改进,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校园。但张平原来看,办好乡村教育,还要积极提高育人效果,让课程更有特点。

“乡村学校是离自然界最近的地方。山坡上、河边,都是近在咫尺的课堂,乡村的人文风情便是丰富的教学资源。”张平原自小在农村长大,了解故乡的青山绿水、一草一木。他觉得,应当让学生从乡村中吸取营养、得到能量。

范家小学设立了乡土探究课程,每周三下午组织学生到村庄中调查,到大自然中探寻。去院校访谈时,正赶上一堂乡土探究课,记者跟随学生一起进行了“农业生产调研”主题探究。

“祖父,这些农具是做什么的?”见到村民苏大爷用铁锹梳理油菜地,学生李欢上前提问。苏大爷耐心地介绍起栽种油菜和苞米所需农具的不同。

随后,学生姚雅雯的问题来了:“这些农具是村民自己做的,还是到镇上买的?”“问得好!10多年前,许多农具都是村里的工匠打造的,现在的发展方向乃是农机化。”苏大爷说。

记者注意到,站在一旁的张平原并没有说话,而是激励学生独立调研。他说,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主探究、提问,掌握提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探索、思索的情况下,学生的思维逻辑、表达能力逐渐提高。

向村里的老人学唱童谣,了解普遍中草药……行走在村庄间,学生们对故乡的了解也逐渐深入。“我们希望在小孩内心撒下热爱家乡的种籽。未来,无论走到哪里,故乡都是他的根,系着想念与挂念。”张平原说。

用鼓励培养阳光自信少年

“好奇可爱,机灵健康”“坚毅竹贵,阳光好奇”,在范家小学,教室前标语各不相同。访谈时,孩子们毫不怯懦,还会主动与记者闲聊,自信、大气。

在乡村任教30多年,张平原一直思索,乡村院校应当培养如何的学生。办公室的一幅字上写着他们的部分回答——“育少年”。

“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亮点。要发挥特长,让学生的明亮闪亮出去。”张平原说,要遵照儿童的发展规律,让每个孩子获得最好的发展。

为更好地因人施教,范家小学进行“八美少男”评定:阅读美少男、运动美少男、勤快美少男……学生自己选择方向、自己制定标准,实现目标即可得奖。

“黄启贤,你认真阅读的模样最美!”黑板上,同学们对“阅读美少男”黄启贤的称赞十分显眼。喜爱打球的刘俊楠则在运动方面进步飞速,多次得到“运动美少男”头衔。

从范家小学毕业后,很多学生的发展也值得一提的是。“上年,一名几年前的毕业生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!”张平原自豪地说。其实,在他来看,无论将来考上哪所大学、从事哪种职业,只要阳光、自信、有全面的素质,乡村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变成出色的员工、耕耘者、担当者。

这几年,张平原先后被选为全国优秀教育者、四川省特级教师(校长)等。他常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教育思索。记者见到,其中一条那样写到:种田地的农民们明白生命成长的过程——不急,无论天气好不好,都必须用心耕种。

与记者边走边聊,来到六年级教室外,张平原停下脚步。他告知记者,今年,又有十几个小孩将要从这所乡村小学升初中。“今日乡村教育的水平,影响着乡村未来的面貌。”张平原说,自己的目标是把乡村院校办好,让乡村小孩在家门口享有有质量的教育,让每个孩子都闪光。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6月19日 05 版)

作者:用户投稿,本文内容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zyw158166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nxinao.com/2556.html